无锡学院202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无锡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办学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立足无锡、融入产业、面向区域、服务发展”的办学定位,构建了无锡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
学校位于无锡市锡山大道333号,毗邻锡东新城核心区、无锡高铁东站、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校园占地面积1770余亩,是一所现代化的智慧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低碳校园,荣获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是江苏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有在校本科生1.3万余人、留学生100余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500余人。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诚聘英才。
一、招聘人才要求
(一)高端人才
1.第一层次:顶尖人才
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学术声誉和具有学术领导能力,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战略顶尖人才,或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大师。身体健康,能很好地履行约定的工作职责,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8周岁。
2.第二层次:杰出人才
取得博士学位,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学术成就,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创新发展潜力,能够作为核心人物凝聚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教学科研团队的领军人才,如国家级杰出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
3.第三层次:领军人才
取得博士学位,在本学科领域取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本学科扎实专业知识、前瞻学术视野,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国内先进水平能力的杰出人才,如国家级优秀人才、省部级杰出人才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
4.第四层次:精英人才
取得博士学位,在本学科领域取得较好学术成就或同行专家公认的学术成果,研究方向为学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急需,具有较好创新发展潜力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海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的青年精英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二)骨干师资
1. A档
取得博士学位,且在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教授或相当职务,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2. B档
取得博士学位,且在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副教授或相当职务,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学术组织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三)优秀师资
毕业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的优秀博士(后),已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好的培养潜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四)紧缺应用型师资
毕业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并取得硕士学位,曾在知名科研机构或企业工作,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同等水平职级,符合相关产业背景,主要面向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车联网、物联网、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相关学科方向,主持过重大项目或有产业化成果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岗位需求详见《无锡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信息表》(附件1)。
二、岗位待遇
全职引进人才,纳入事业编制,给予以下待遇:
1.根据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与发展潜能,学校为高端人才提供优厚薪资待遇,具体一人一议。高端人才直接聘为无锡学院“明湖学者”,列入“明湖学者计划”管理。
2.基本工资、基础绩效以及公积金、住房补贴和社会保险按照事业单位规定标准发放和缴纳。
3.优秀师资3年内岗位绩效执行副教授标准,按岗付薪。
4.符合相关要求的人才,可享受学校提供的一年期租房补贴。
5.根据房源情况,可申购无锡市优惠商品房一套(有产权)。购房者需连续完成两个聘期(每个聘期5年,未服务满2个聘期需按未完成的服务年限等比例补缴购房差价);未购房者,首聘期为5年。
6.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高端人才可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7.对引进3人及以上的人才团队,按照以上类别给予团队成员相应待遇,另外提供团队科研启动经费,具体金额视聘期完成的目标任务“一事一议”。
8.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项目,如入选,省财政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
9.优先推荐申报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区级人才计划,如入选,无锡市给予10-10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
10.根据无锡市《关于更大力度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来锡发展的十项措施》《“太湖人才计划”人才分类认定实施办法》《“太湖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无锡市高层次人才宜居保障实施办法》等,符合条件者,可申请相关补贴。
11.其他相关引进政策及待遇情况请电话咨询。
注:对高端人才和业绩突出的人才均可采取“一人一议”的政策。
三、报名方法
本公告长期招聘岗位,不设开考比例,自公告发布10个工作日后,根据报名情况自行组织考试,报名有效期截止至2025年12月31日24:00。
报名注意事项:
1.应聘人员只能从《无锡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信息表》(附件1)中选择一个岗位填写《无锡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报名表》(附件2)和《无锡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3),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招聘岗位的联系邮箱(邮箱地址详见附件1),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学院+毕业院校+应聘者姓名+高层次人才招聘网”(例:“物联网工程学院+XX大学+姓名+高层次人才招聘网”)。
2.应聘者需提供身份证、各级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科研业绩材料等扫描件;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就业推荐表和课程成绩表等扫描件。所有材料电子稿合并为一个PDF文件,随报名表等一并发送至招聘邮箱。
3.学校根据应聘人员提供的报名信息进行资格初审。应聘人员若存在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应聘或聘用资格。资格初审通过后,不可更改报名信息。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请勿报名应聘:
(1)现役军人;
(2)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人员;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参加非法组织的人员;
(3)与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等亲属关系的,不得应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明确应当回避的岗位;
(4)国家和省另行规定限制应聘到事业单位有关岗位的人员。

四、考核方式
1.试讲
试讲内容以招聘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主,主要测试应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等,同时考核应聘人员科研能力及科研潜质、专业及研究方向的匹配度。试讲成绩达到80分(满分100分)合格,达不到80分的直接淘汰。
2.资格复审
试讲合格的应聘人员进入资格复审环节,复审时须查看应聘人员以下材料的原件:(1)身份证;(2)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国(境)外的学历学位证书须取得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书;(3)论文检索报告;(4)获奖、项目证明材料等。资格复审合格后进入面试环节。
3.面试
面试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等,面试成绩达到80分(满分100分)合格,达不到80分的直接淘汰。
最终成绩以面试成绩为准。
五、体检与考察
1.体检
面试成绩合格的应聘人员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时间另行通知,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体检须在体检通知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
2.考察
对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由招聘单位按照《无锡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察工作实施细则》相关要求进行考察,并根据考察和体检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
六、公示与聘用
拟聘用人员名单在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无锡学院人力资源处网站上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学校为其办理聘用手续并约定试用期。试用期考核合格,予以定岗定级;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取消聘用资格,解除聘用关系。拟聘用人员一般与招聘单位订立5年及以上聘用合同的,除依法依规解除聘用合同外,应在学校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
七、联系方式
1.应聘高端人才者请联系人力资源处 秦老师、汪老师,联系电话:0510-80560031、0510-80560037,联系邮箱:zp@cwxu.edu.cn。
2.应聘骨干师资、优秀师资、紧缺应用型师资者请联系各招聘岗位对应的联系人,联系方式详见《无锡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信息表》(附件1)。
八、纪律监督
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遵守程序和标准,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和社会监督。
监督电话:0510-80560007。
九、本招聘公告解释权归无锡学院人力资源处
无锡学院
2025年2月20日
附件:
1:无锡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信息表.
2:无锡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报名表.
3:无锡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报名信息汇总表.
序号 | 学院 | 需求学科(优先招聘的研究方向) | 条件 |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1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4.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 5.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 6.计算机安全与密码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 1.智能系统与工程 2.智能交叉 3.人工智能应用 ☆软件工程: 1.智能软件理论与方法 2.智能软件系统与工程 3.领域软件工程与工业软件 4.媒体网络软件与安全 ☆电子科学与技术: 1.无线传感网络与物联网 2.电子与通信工程 3.电路与系统 △控制科学与工程: 1.智能交通系统控制 2.智能控制与机器学习 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博士
| 万老师 | 0510-80560141; 880141@cwxu.ed u.cn |
2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 | ☆网络空间安全: 1.密码学与应用安全 2.信息安全 3.数据安全 4.系统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2.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3.信息安全 4.计算机安全与密码学 ☆密码: 1.密码协议与网络安全 2.同态加密与安全多方计算 3.对称密码学 4.公钥密码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1.信息安全 2.图像处理 数学: 1.应用数学 2.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博士 | 单老师 | 0510-80560141; 880241@cwxu.ed u.cn |
3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1.电路与系统 2.智能信息处理与装备 3.新型传感与智能感知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1.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2.智能系统与工程 3.机器学习与计算智能 △信息与通信工程: 1.通信感知与传输 2.图像处理 3.通信系统设计与工程 | 博士 | 沙老师 | 0510-80560121; 880147@cwxu.ed u.cn |
4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1.可靠性 2.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 3.先进封装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1.电路与系统 2.传感器设计及应用 3.高频芯片设计 | 博士 | 沙老师 | 0510-80560121; 880147@cwxu.ed u.cn |
5 | 自动化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 △控制科学与工程: 1.复杂系统控制 2.控制理论 △机械工程: 1.人形机器人 2.智能制造 △仪器科学与技术: 智能感知技术 △能源动力: 综合储能技术与装备 | 博士 | 姜老师 | 0510-80560132; zdh@cwxu.edu.cn |
6 |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 ☆交通运输工程: 1.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技术 2.交通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 3.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 4.智慧交通测控及信息技术 5.智慧可持续交通系统建设 △控制科学与工程: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3.智慧车辆系统控制技术 △交通运输: 1.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优化 2.车联网技术及智慧车辆应用 3.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 博士 | 毕老师 | 0510-80560232; gdy@cwxu.edu.cn |
7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陆老师 | 0510-80560208; luyc@cwxu.edu.cn |
8 | 大气与遥感学院 | △测绘科学与技术: 1.低空经济无人机场景应用 2.人工智能遥感识别技术 △大气科学: 1.卫星气象和雷达气象 2.卫星和雷达资料处理及应用 3.数值模拟和数值预报 △地理学: 1.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空间大数据应用 3.GIS 数字孪生 4.地理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 | 博士 | 张老师 | 0510-80560151; 880364@cwxu.edu.cn |
9 | 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 ☆应用经济学: 1.数字金融 2.产业数字化 3.数字贸易 4.计量经济 5.数字经济治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软件工程 2.机器学习 3.人工智能 △管理科学与工程: ☆1.金融工程 ☆2.跨境电商 ☆3.平台治理 4.智慧物流 5.大数据分析 △工商管理: 会计学 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 | 博士 | 段老师 | 0510-80560172; 880151@cwxu.edu.cn |
10 | 应急管理学院 | △安全科学与工程: 1.消防工程 2.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 3.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 4.建筑安全 5.复杂系统可靠性 △管理科学与工程: 1.公共安全管理 2.预测与评价 3.运筹与管理 4.智慧管理与人工智能 5.决策与博弈 | 博士 | 段老师 | 0510-80560172; 880151@cwxu.edu.cn |
11 | 传媒与艺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数字媒体技术 2.智能交互设计 3.数字建模 4.计算机视觉图形处理 5.虚拟引擎开发与应用 艺术学: 1.艺术设计 2.数字媒体艺术 3.艺术与科技 4.展示设计 5.视觉传达 设计学: 1.艺术设计 2.数字媒体艺术 3.艺术与科技 4.展示设计 5.视觉传达 | 博士 | 茆老师 | 0510-80560192; 880293@cwxu.edu.cn |
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党的建设 3.思想政治教育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法学: 1.民商法学 2.经济法学 3.刑法学 4.国际法学 | 博士 | 陆老师 | 0510-80560252; 880250@cwxu.edu.cn |
13 | 公共基础教学部 (外国语学院、 大学生文化素质 教育中心) | 物理学: 1.理论物理 2.光学 数学 统计学 外国语言文学翻译 | 博士 | 殷老师 | 0510-80560162; 880212@cwxu.edu.cn |
14 | 体育部 | 体育学 体育 | 博士 | 刘老师 | 0510-80562071; 880258@cwxu.ed u.cn |
注: 1.标注“☆” 的为重点学科或方向 ,标注“△” 的为一般学科 ,其他为基础学科;
2.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 ,新建研究院在引进人员时按照重点学科引进 ,实行一人一议的政策。
3.本学科目录参照《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2022 年)》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