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化工大学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师资队伍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10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
“万人计划” 领军人才7人,
教学名师5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12人
科研平台
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的前1‰,材料科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与生物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的前1%;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三;2017年我校“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正式列入一流学科建设之列。
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2001年以来,有29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国防科工局第二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9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8.1亿元,获专利授权448项,鉴定成果6项。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强,把产学融合、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机遇,建设有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近20个,先进材料、工业生物技术等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5个、技术转移中心6个以及校企联合研发机构246个。

二、职位要求及相关待遇
领军人才
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良好的学术声誉,具有担当我校学科支撑方向学科带头人的任职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聘为学校特一级岗,年薪70-15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200-500万元,经管文法类100-200万元);提供实验室和办公用房(理工类200-300平方米,经管文法类100-120平方米);提供全额事业编制团队助手2-3名;提供住房和生活补贴待遇;安排其配偶正式编制工作。
杰出人才
具有担当教授职务岗位、 博士生导师和某学科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的任职能力和水平,拥有丰富的指导研究生或青年教师的经验,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在未来5年内应达到“长江”和“杰青”相当的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者。
聘为教授,学校四级至二级岗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100-200万元,经管文法类50-100万元);提供实验室和办公用房(理工类80-120平方米,经管文法类50-80平方米);提供全额事业编制团队助手1名;提供30-60万元生活补贴(税前);首聘期内提供周转房或相应租房补贴。更为优秀者还享有年薪、住房以及配偶工作等方面的优厚待遇。
优秀人才
具有担当副教授以上职务岗位的任职能力和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胜任现有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某研究方向的带头人。
聘为副教授或见习教授,学校七级至四级岗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50-100万元,经管文法类10-30万元);提供实验室和办公用房(理工类0-50平方米,经管文法类0-40平方米);首聘期内提供周转房或相应租房补贴。
青年后备人才
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院校,有1年以上出国留学经历者优先;或本、硕毕业于国内著名高校或高水平科研机构,在海外高水平院校获得博士学位。
聘为见习副教授,学校七级岗;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10-30万元,经管文法类10-20万元);首聘期内提供租房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