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22年度招收博士后人员公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前身是我国现代儿科医学奠基人诸福棠院士于1942年创办的北平私立儿童医院。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函》正式印发,明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体单位。2019年被批准设立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为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防控提供大数据支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拥有中国现代儿科医学奠基人诸福棠、小儿白血病专业学科带头人胡亚美、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张金哲等国内儿科界仅有的三位院士,以及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众多高层次人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积极发挥学科龙头作用,领航儿科行业发展。牵头成立“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创新“病人不动、医生移动”的模式服务全国患儿,目前集团成员已达47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典、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和捷克等国家的儿童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广泛的合作,是科技部认定的儿童重大疾病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一、招收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热爱儿科医学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追求和奉献精神。身心健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适应能力强;
2.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3.专业对口,具有该专业相适应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招收专业及导师:
(见附表)
三、招收程序
1.网络报名
自公告之日起接受报名,申请人请登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官网(https://bch.zhiye.com/Social),在线填写简历,阐明个人业务专长、科研能力等。
2.资格审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将根据招收条件,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根据申请人员情况和学科发展需要,由合作导师和博管分会就申请人各项条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将通过电话通知参加笔试、面试;资格审查工作贯穿公开招收全过程,申请人需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与报名条件不符或提供虚假信息、伪造相关材料者,一经发现,取消相应资格,申请人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我院对资格审查结果具有最终解释权。
3.心理测评与体检:由人力资源处组织安排时间,进行心理测评、体检,个人承担费用,合格后进行入站答辩。
4.答辩评审:将由本院及外院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拟入站人员进站条件进行现场评审,拟入站人员做课题汇报。
5.签署协议:考核合格后与合作导师及流动分站签订工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工作目标、课题要求等有关事项。
6.办理入站:提交个人相关材料,通过审核后准予入站。
四、说明
1.自报名开始到招收工作结束,申请人员应保证报名时所留电话号码畅通,因电话联系不畅造成无法联系本人,后果由本人负责。
2.如申请人员未在规定时间按照要求投递简历,我院有权视为报名无效。
3.申请人员应按照我院规定的时限及要求,配合完成体检、考察及接收等工作,未能按照规定时限及要求完成的,取消录取资格。
4.在招收工作实施过程中,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必要时将对有关工作安排进行适当调整,请广大报考者理解、支持和配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常年面向国内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合作导师及招收专业
姓名 | 招收专业 | 研究方向 | 招收人数 |
李巍 | 遗传学 | 出生缺陷遗传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 2 |
桂晋刚 | 免疫学 | 儿童肿瘤及细胞免疫/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 | 3 |
崔永华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儿童精神医学与精神卫生 | 3 |
徐子刚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银屑病,激光美容 | 3 |
马琳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1、感染性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特应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3、以血管瘤为代表的皮肤肿瘤及脉管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4、遗传性皮肤病等 | 2 |
李莉 | 眼科学 | 儿童斜视弱视 | 3 |
李宁东 | 眼科学 | 眼球运动相关疾病、遗传眼病以及视觉发育疾病研究 | 3 |
倪鑫 | 耳鼻咽喉科学 | 头颈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1 |
张建敏 | 麻醉学 | 以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为核心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应用于儿童NUSS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 | 3 |
陈祥鹏 | 儿内科学 | 肠道病毒感染入侵及致病机制 | 3 |
杜忠东 | 儿内科学 | 小儿心血管 | 3 |
姚开虎 | 儿内科学 | 儿童感染病原学研究 | 3 |
徐保平 | 儿内科学 |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哮喘及喘息性疾病、呼吸系统疑难病,特别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囊性纤维化、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支气管扩张症等 | 3 |
桑艳梅 | 儿内科学 | 儿童糖尿病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内分泌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 3 |
钱素云 | 儿内科学 | 小儿危重病 | 2 |
谢正德 | 儿内科学 | 儿科常见病毒感染病原学及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 | 3 |
王天有 | 儿内科学 | 儿童血液病 | 3 |
刘钢 | 儿内科学 | 感染性疾病诊断与发病机制 | 3 |
刘小荣 | 儿内科学 | 小儿肾脏病的临床基础研究 | 3 |
黑明燕 | 儿内科学 | 新生儿脑损伤及神经保护策略 | 3 |
吴捷 | 儿内科学 |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3 |
胡爱华 | 儿内科学 | 心血管疾病分子病学 | 3 |
方方 | 儿内科学 | 小儿神经内科 | 1 |
巩纯秀 | 儿内科学 | 性腺糖尿病肥胖生长发育甲状腺 | 2 |
郭永丽 | 儿内科学 | 儿童肿瘤 | 3 |
赵顺英 | 儿内科学 | 小儿呼吸病 | 3 |
申阿东 | 儿内科学 | 儿童呼吸感染性疾病诊断及免疫机制研究, 儿童结核病耐药、诊疗及发病机制研究 | 3 |
沈颖 | 儿内科学 | 小儿肾脏病 | 3 |
齐可民 | 儿内科学 | 儿童营养与发育 | 3 |
吴润晖 | 儿内科学 | 儿童出凝血疾病 | 3 |
郑胡镛 | 儿内科学 | 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 | 2 |
李志刚 | 儿内科学 | 血液系统肿瘤复发与耐药机制研究 | 3 |
马晓莉 | 儿内科学 | 儿童肿瘤/血液系统疾病 | 3 |
李彩凤 | 儿内科学 | 儿童风湿性疾病常见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幼年皮肌炎精准诊疗的研究; 儿童系统性血管炎临床治疗及随访研究; 自身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和精准诊疗的研究 | 2 |
毛华伟 | 儿内科学 | 风湿免疫性疾病精准诊疗研究 | 1 |
张建 | 儿外科学 | 小儿神经外科 | 3 |
梁树立 | 儿外科学 | 癫痫与功能神经外科临床与基础 | 3 |
张国君 | 儿外科学 | 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癫痫外科 | 2 |
李晓峰 | 儿外科学 | 小儿心血管外科 | 3 |
葛明 | 儿外科学 | 小儿神经外科 | 3 |
王强 | 儿外科学 | 儿童创伤骨科,主要从事儿童骨折,外伤,骨与关节感染,骨破坏等相关疾病研究 | 3 |
王焕民 | 儿外科学 | 小儿肿瘤 小儿外科 | 3 |
孙宁 | 儿外科学 | 小儿泌尿外科畸形、肿瘤、排尿异常基础与临床研究 | 3 |
黄金狮 | 儿外科学 |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 3 |
曾骐 | 儿外科学 | 小儿胸外科 | 3 |
倪鑫 | 儿外科学 | 儿外科学,头颈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 | 3 |
张学军 | 儿外科学 | 小儿脊柱关节 | 3 |
陈亚军 | 儿外科学 | 小儿肛肠和肝胆先天性疾病研究 | 3 |
张潍平 | 儿外科学 | 小儿泌尿生殖系疾病 | 3 |
闫银坤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心血管生命周期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生物大数据挖掘 | 3 |
米杰 | 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 心血管流行病学与儿童青少年慢病管理 | 2 |
杨燕 | 中医儿科学 | 小儿脾胃病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 | 3 |
赵立波 | 药理学 | 临床药理与个体化药物治疗 | 3 |
彭芸 | 放射影像学 | 儿科影像学 | 3 |
马宁 | 超声医学 | 超声心动图,心血管疾病结构及功能超声诊断 | 3 |
注:以上合作导师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见儿童医院官网
信息来源:https://www.ccmu.edu.cn/gg_12897/zp_12907/4e0c387b90fc474eac10682b2992f792.htm
更多招聘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