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福建农林大学教学科研人员招聘方案
福建农林大学教学科研人员招聘方案
发布时间:2023-08-01截止时间:2023-08-01工作地点:阅读次数:47595次
福建农林大学教学科研人员招聘方案
福建农林大学地处海上丝绸之路门户、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福州,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现有专任教师2006人,拥有全职在岗省级及以上人才725人次(384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38人次(68人)。拥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和9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林业工程等一批学科在第三方权威学科评估中位居前列。6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12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位居前1‰,农业科学位居前1.26‰;9个学科进入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0个学科进入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行榜单。学校综合实力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排名”位居国内高校第100名;在“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居全球第750名、国内农业类高校第6名;在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居全球第930名,国内农林高校第7名;入选“2022 年自然指数全球科研机构排行”500强,位居国内农林高校第5名。学校建有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校企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纵向科研计划项目3000多项,科研经费13多亿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500多项;获国家科技奖3项,部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5项。在全球率先破译甘蔗、四倍体花生、菠萝及睡莲等农林作物基因组,以第一完成或通讯作者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自然》《细胞》发表学术成果11篇。
现因工作需要,拟在人员控制总量内向社会公开招聘若干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学科研人员,热忱欢迎优秀人才加盟我校。岗位需求信息具体如下: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符合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要求。
3.年龄要求:40周岁及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聘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4.取得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应聘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5.无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纪律处分。
二、需求专业
详见附件《教学科研岗位需求信息表》
三、福利待遇
1.聘用人员享受国家和福建省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应岗位等级的工资福利待遇。符合学校高层次人才条件的按照“一人一策”方式提供协议工资,配套科研启动费、改善生活条件经费,具体待遇面议。
2.据福建省现行文件规定,符合当年度《福建省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的海外、省外引进人才,经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后可享受省里发放的生活津贴和住房补助:生活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2000元,发满5年;住房补助标准为具有博士学位或引进时为副高专业技术职务者14万元、引进时为正高专业技术职务者18万元。
3.与学院商定的其他配套待遇。
4.可申请学校人才公寓,子女可入读福建农林大学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
四、应聘方式
1.请将应聘材料(个人简历、业绩材料等)发送至应聘学院的相应邮箱,邮件以“高层次人才招聘网+应聘教学科研岗+专业+姓名”命名。
2.有关学院组织专家对应聘者材料进行初审及考察,之后与应聘者进一步联系、洽谈。
3.学校对学院提交的拟聘人员进行综合考核,研究确定聘用人选。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福建农林大学人事处
人事处联系人:肖老师,联系电话:0591-83789190(请说明在高层次人才招聘网看到),
邮编:350002,邮箱:rsk07@126.com并抄送至gccrc_job@126.com
各学院联系人、联系方式详见附件《教学科研岗位需求信息表》
附件:教学科研岗位需求信息表.docx
福建农林大学人事处
2023年8月1日
信息来源:https://rsc.fafu.edu.cn/6a/47/c7819a354887/page.htm
更多招聘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